牡丹江检察院:为东北虎、豹“打官司”
时间:2023-03-24  来源:极光新闻、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魏春琪 李楠     编辑:何其伟     审核:赵亮     录入:薛蕊
【字体:  

  这段视频是前不久在东宁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远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场景。在白雪皑皑的山林之间的公路上,一只体型硕大的成年东北虎漫不经心的迈着步子,身后十多米的距离外,一只体型相似的黑熊也以相近的速度前进着。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东北虎豹频频出现,但熊、虎野外同时出现极为罕见。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于2021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如何服务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就成为牡丹江市检察院的重要课题。经过调研,市检察院决定要通过公益诉讼为东北虎豹公园保驾护航。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两方面,市检察院确定了40种违法情形作为监督重点,并在“指导名录”中详细列明各违法情形适用的法律法规。

  2022年9月,一起因失火导致山林火灾(火灾过火面积为59190平方米(约88.8亩),39株林龄为38年的落叶松被烧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林口县检察院在全省首次提出以碳汇损失作为生态价值评估对象,提出赔偿碳汇价值损失和其他生态价值损失3450.24元的诉讼请求。该院探索的“检察+碳汇”的办案模式,是森林生态损害在以往的“补植复绿”等直接修复方式向全方位修复受损生态价值方向的一次突破。针对辖区内渔业水域和农田边大量生长豚草的问题,宁安市检察院通过利用手机APP识别、咨询专家等方式在全地区内找寻豚草生长踪迹,向当地市委、市人大提交调研报告,推动相关部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视及治理工作,构建“公益诉讼+调研报告+建议提案转化”办案模式,实现外来入侵生物的科学治理和群防群治。

  绥芬河市检察院与林草局、法院、公安局共同建立了绥芬河市公益生态修复基地,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深入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栖息地以及重点景区进行执法检查、落实巡查督查常态化。针对当地海浪河流域内沿岸居民多发性非法捕捞行为,海林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以开展公开听证和增殖放流活动的方式使违法行为人深刻认识到非法捕捞对渔业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性,也使当地沿河群众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穆棱市检察院与穆棱林业局进行对接,就当前虎豹公园建设中存在周边群众保护区内放牧、村民自家庄稼地下猎套、红外监控设备丢失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公益诉讼办案组深入试点区接壤的7个地方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向村干部了解村里常住人口、接壤耕地面积、养牛户、跑山户、猎户等基本情况,与乡政府就保护区土地权属、人类干扰强度、周边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宣传推广情况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前期设立所做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联合乡政府、穆棱林业局开展“清套行动”,有效捍卫了25公顷虎豹潜在栖息地的生存环境。

  东宁市院与东宁市林草局、虎豹公园管理局会签了《关于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保护机制的意见》《共同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协作监督管护》《党建+保护联动机制》共3项,建立沟通联络渠道2个,形成了以检察监督为主导的工作协同联动,展现了检察机关“双赢多赢共赢”的同心。

  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以来,牡丹江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34件,其中非法改变林地用途案件9件,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6件,盗伐、滥伐林木案件5件,失火引发森林火灾损害公益案件1件,故意毁坏财物破坏森林资源损害公益案件1件,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或野生动物栖息地随意丢放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案件18件,其他违法情形案件4件。

  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一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生态文明建设需久久为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完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要继续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深化服务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工作实践。始终将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法治责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守护中的积极作用,将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相融共促,把生态文明理念和法律监督理念融合贯穿于公益诉讼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实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用心、用力、用情守护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