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检察院
多措并举构建帮教体系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9年以来,北安市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特殊方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共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21人次,其中10人重返校园,8人考入高校或稳定就业。
法治宣传,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防线
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根据学生年龄段和学校类型,在开学季、毕业季、“六一”儿童节、检察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菜单式”普法宣传授课方式,到各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牢法治观念,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开展了线上“青春修炼手册”“向阳花开”“向阳而生”系列法治讲座16场次,受教育人群达7万人次。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妇联共同开通“云课堂”专栏,打造“线上+线下”法治宣传工作新模式,利用短视频、H5、情景剧、送法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进行推送,结合真实案例自导自演了3部情景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传和犯罪预防效果。
分类帮教,探索打造全方位帮教机制
全面开展社会调查,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通过公安机关、学校、司法局、社区等相关单位的协助,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详实的社会调查,全面分析违法犯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考量被帮教的涉罪未成年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接受教育情况、监护帮教条件等,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教方案、依法设置考验期。
建立跟踪帮教档案,实现帮教全程化。采取“一人一档”为被帮教的涉罪未成年人建立跟踪帮教档案,档案中包括未成年人帮教档案表、社会调查报告、告监护人书、未成年人保证书等相关内容,为所有涉罪未成年人建立了跟踪帮教档案并全部予以封存。
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保护合力。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向阳花姐姐”工作室及女童保护小屋,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干预、综合救助等方式,最大限度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联合北安市教育体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共同签订了《北安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努力促成社会各界关怀帮助机制,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创建立体化帮教格局
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联合北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北安市海圣集团共同建立了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通过观护帮教基地对帮教对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指导,进行全面跟踪帮教。与市关工委、团市委、妇联等部门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联合妇联对帮教对象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改善亲子关系。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掌握调整情绪方式、恢复心理健康水平。
制定“个性化”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为涉罪未成年人父母制定了“个性化”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引导父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邀请涉罪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参与亲子教育,加强亲子沟通,鼓励父母正确教育、关爱子女。已发出“个性化”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29份,对多名涉罪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了家庭教育培训,切实推动解决案件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